欧宝电竞

变味的吃播欧宝娱乐:从美食分享到大胃挑战 案例精选

日期:2024-04-17 05:30 | 人气:

  欧宝电竞8月12日,央视在新闻中批评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引发热议。新闻指出,现在有些所谓的大胃王吃播秀,只是把吃进嘴的食物吐掉。该新闻一经发布,相关话题立刻冲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中国消费者报》、《北京日报》、半月谈新媒体等多家媒体均对此发表评论。

  央视曝光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近年来大量吃播出现,此次批评波及范围大;另一方面,则是一些自媒体博主为在激烈竞争中争夺更多流量,假吃、催吐、镜头剪辑等欺骗消费者的乱象频发,被诟病已久。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吃播的发展历程~

  “吃播”是“吃饭直播”的简称,是从2014年底2015年初在韩国网络上兴起的一种“美食真人秀”节目。具体来说,就是坐在家中的网络摄像头前,向网友直播自己吃饭的过程,依靠“吃相”的受欢迎程度获得“打赏”。随着韩国吃播节目的发展,这种奇特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国内B站从最开始搬运韩国、日本的吃播视频,到如今一大批本土博主兴起,吃播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

  早期大部分主播都只是出于对美食的热爱和分享的兴趣在播内容,但随着一些胃口比较大的主播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浪味仙、吃货燕子等等,他们引起了一些原本胃不大又想挣流量的主播的注意。随着吃播行业的饱和,普通的吃播渐渐难以吸引新观众的关注,这些非大胃主播开始假装大胃王,一些食物量惊人的吃播便渐渐开始流行起来。与此同时,随着“大胃王”吃播的火热发展,其商业版图也逐渐完善,吃播主能够通过日常广告、探店、带货、粉丝打赏、站台等形式获取不菲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狼吞虎咽式大胃吃播走向恶性循环。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吃播”中突出重围,一些所谓的“大胃王吃播”剑走偏锋,以夸张的食量吸引受众的眼球。一顿饭吃完四个全家桶、一次性吃下13斤拉面、一个人挑战20斤龙虾……镜头前那些“大胃王”的超大食量,大多数背后的操作是吃完催吐,再通过剪辑达到博人眼球的效果,其背后的发展也是由主播、商家、用户三方合力推动的结果。

  早期的吃播内容多以展示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美食或向网友介绍不同的饮食文化为主。但随着2016年5月,主播“密子君”在B站上传自己的吃播视频《速食10桶火鸡面用时16分20秒》获得173.4万的点击量大火后,国内的吃播内容开始集中倾向“大胃王”式吃播。如今,在各个视频平台上,都不乏这样的“大胃王”,一个人一顿饭动辄吃掉十来个人的食物量,例如挑战10斤包子、20份外卖、30碗炸酱面......

  吃播主播们时常会推出许多类似15分钟内吃掉36个粽子欧宝娱乐、一次吃下13斤拉面的超常挑战,来为自己树立“大胃王”人设,吸引流量、迅速涨粉。与美食商家合作到店试吃、线上直播带货等是吃播主播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但必须有关注度和高粉丝数,才会有商家上门合作。

  随着直播经济的兴起,大胃王吃播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风口,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大胃王吃播队伍,为了在激烈的吃播中突出重围,主播开始走向极端化吃播,用食物的“量级”吸引用户眼球。

  景观是一个以视觉表象为社会本体的时代所独有的。而网络吃播就是作为一种依托于“改变了以视觉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景观存在。“吃播”主播们利用自身身体能力——能吃不胖等特点进行包装展示,满足受众需求的身体形象,将其投入媒介中成为被物化可消费的符号,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也指出,“在符号消费下,个体不再反思自己,他沉浸在对不断增多的物品、符号的凝视中并在其中被取消。”

  吃播主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将身体转化为媒介景观中的消费符号,成为被物化的消费主体的一部分。吃播观看者的注意力营造了吃播的消费价值,通过注意力经济的内在模式,而实现了景观符号向商业资本的转换。大胃王吃播以惊人的影像信息来构筑稀奇景观,实际上是一种吸引受众的商品,让受众深陷刺激性的景观之中,随后刺激的是背后商家合作、广告变现。

  2017年阿里数的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显示,“我国空巢青年已达5000万,他们偏爱用‘既快速又具性价比的方式喂饱自己’。”“一人食”的外卖可以满足空巢青年的生理需求,但却无法满足其在情感层面上的陪伴,因此“观看吃播”成为排解孤独的一种方式。从《孤独的美食家》《深夜食堂》等网络剧目的风靡到当下吃播的流行,无一不反映了空巢青年借食物媒介达成“结伴”的努力。

  此外,看别人吃同样也能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于是,观看吃播成为一种经济实惠又方便的解压方式。主播在吃播的过程中,会利用话筒对咀嚼声和吞咽声进行收音和放大,清脆的咀嚼声在听觉上的刺激,可以帮助受众释放压力。当主播大量地享用对视觉有一定冲击的食物时,给受众的感官带来的那种快感与替代感是难以言表的。

  随着吃播的产业化发展,一些知名吃播主通过平台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在无线流量的驱动之下,吃播文化逐渐变了味道,“吃得多”往往比“吃得香”更能吸引用户的眼球,而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影响深入到了整个社会层面。

  作为能够唤起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吃播能令个体产生强烈的进食冲动。但这种由线上得来的亢奋不可持续,一旦从数字部落中抽离出来,这种快感就会消失。因此,网民如果过度迷恋在体验式数字部落中观看吃播的快感,便可能将自己物化成了依赖电子食物和数字化刺激的机器人,使得自我由人降格成物品。

  此外,职业吃播主播在粉丝“打赏”和“投喂”中也在逐渐物化。粉丝希望通过电子货币来远程操控主播,最终完成对食物与人的共同消费。一篇针对女性吃播类主播的调查报道指出:为了“饲养观众们猎奇的胃口”,催吐、整容成为主播在吃播后台必须面对的又一顿“家常便饭”,这对她们的生理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大胃王吃播除了浪费粮食之外,更大的隐患其实是对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商家层面的市场认知。近两年随着大胃王吃播逐渐流行,大胃饮食成了一种潮流,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与大胃网红匹配的套餐消费。受到过度消费的影响,消费者和商家都建立起了一种铺张浪费,吃不完就扔掉的不健康饮食心理,甚至默默流行起了民间大胃竞赛,吃得越多越能免单。

  这一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消费模式。有人说,铺张的消费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长期发展下去,食物大量浪费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必定意味着各行各业的成本增加,社会平均购买力下降,农民作为收入较低的群体,受到的影响将更大。商家同理,在整个社会平均购买力下降的情况下,恶性循环将最终危及自身。

  打着“大胃王”幌子的博主在视频中靠“吃得多”来博眼球,实际上催吐行为是极大的浪费,很多吃播中展现出更多的是“消费主义”以及“浪费主义”的思想,会给受众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蔓延,再加上极端气候、蝗灾,目前许多国家都出现粮食危机。

  央视报道称,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而抖音、快手和B站等多家平台的数据显示,6月份吃播主播的总数量达到万人,其中大胃王吃播数量日渐增多,相当于每天浪费近百万人食用的肉类食材。眼前的现世安稳潜藏着世界范围内艰难求生的窘困,也正因如此,央视才两次发文批评这一行业存在的弊端。

  一些“大胃王”的骗局被揭穿,央视点名批评多为假吃、催吐的主播浪费粮食后,众多“大胃王”主播删除或屏蔽原先吃整只牛、30盆米粉、20斤炸酱面等视频。其中,“雪茸堂”删除或隐藏账号所有内容后,更名为“小马吃草”,拥有4.8亿人次点赞的“浪味仙”将自己在抖音上的发布的视频删至86条。

  此外,在多家短视频平台搜索“吃播”、“大胃王”关键词,会出现“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合理饮食,健康生活”等提示,通过平台的把关与用户共创风清气朗的吃播氛围。而对于吃播视频创作者而言,优质的视频内容能够助力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要想在这一行业行稳致远,吃播主需重新定位自身内容,以更健康、节约的创作理念指导视频内容的创作,传递给观众享受食物时的真实喜悦之感。

  吃播类直播或短视频在激烈的竞争中变了味,长期如此发展,不仅会危害到主播个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催吐、假吃等骗局也在挑战着观众的神经,也不利于后疫情时代蔓延全球的食物紧缺问题的解决。在央视发出了两次批评之后,不少平台主动通过提升平台审核把关能力来响应主流媒体的号召,提醒用户珍惜粮食、拒绝浪费。而吃播行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还需吃播主从自身做起,以自律结合他律的形式共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旋转小火锅定制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图纸

免费设计

免费报价

无忧安装

终身维护